環保葬:前往天堂的另一種選擇

什麽是環保葬?其實環保葬在火化遺體前和傳統葬禮的處理方式原則上是一樣的,差異的部份是火化後骨灰的存放方式不同,環保葬目前常採用的有「樹葬」、「植存」、「花葬」以及「海葬」的方式。

傳統進塔在火化完成只要把骨骸裝入骨灰罈內封存,就可以捧著骨骸前往我們選擇好的靈骨塔存放即可。而環保葬必須要再加一道程序,那就是骨灰再製,必須研磨成灰,再放入環保可分解的紙袋安息盒內,再將骨灰帶至我們選擇的環保葬所指定的地點進行儀式。

樹葬:

至樹葬場地舉行追思儀式,可由宗教師或司儀帶領親友說明葬禮的做法和流程,可依照亡者家庭的宗教信仰進行追思典禮。 典禮結束後接著取出骨灰袋,在事先挖好的樹葬洞內將骨灰灑入,參加葬禮的子孫親友也可以逐一撒土蓋好洞穴,恭送先人入土。殯葬管理所的人員會協助我們將週邊泥土填滿封頂,蓋上草皮,恢復原先的樣子。親友可於最後再次祝福及默思,樹葬典禮就完成了,塵歸塵,土歸土,先人的骨灰已回歸大地。

植存:

在政府劃定的特定綠化地點,在台南市則設立在大內骨灰植存專區。儀式的進行方式和樹葬,花葬大同小異,只差在地點不同而已。 環保葬的優點是:對於環境來說,沒有額外的墓地,不立碑,不計名,土地可以循環利用,不會造成與活人爭地的窘境,對環境來說是友善的。 缺點是:環保葬雖然環保,但大部份的人還是不能接受,會擔心先人有一種居無定所且後代子孫無法慎終追遠,若是篤信風水的人來說,會覺得這樣會影響後代子孫的運勢,或者是怕對先人的魂魄不好,這些都是目前環保葬所遇到最大的問題。

海葬:

現代人對生死的觀念愈見豁達,如果來得及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終了,有些人會交待自己的親友,將自己身後事選擇為海葬,會選擇海葬通常都是先人對大海的喜愛和嚮往,海葬一樣是火化後將骨骸再研磨為骨灰,用環保紙袋盛裝再放置在安息盒中,家屬搭乘巴士至碼頭,配合海岸巡防署 在出海碼頭完成安檢程序,家屬僱船行駛至政府規劃之一定海域,伴隨鮮花瓣拋灑入海,在家屬親友的祝禱下,目送骨灰灑入大海之中,禮成。

返回文章目錄